立足一線,踐行“三精管理” 助推金槍魚圍網船隊高質量發展 ——中水股份圍網項目部青年管理者謝程蘭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原創 發布日期:2023-05-12 瀏覽次數:
謝程蘭同志畢業于上海海洋大學漁業資源專業,多年扎根海上生產一線,從船上漁業科學觀察員一步步成長為優秀的項目管理能手。自2016年主管金槍魚圍網船隊生產運營工作以來,他對金槍魚圍網綜合管理體系和捕撈關鍵技術進行多項創新性改革,單船年均產量從約7000噸增加到8000噸左右,高產船已突破1萬噸,項目連續多年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并多次被評為先進單位和安全生產先進集體。2023年,在公司開展的“成本殺手 管理能手 市場高手”培養選拔表彰活動中榮獲 “年度管理能手”榮譽稱號。
三精管理保產能
創新制定人工流木共享方案,助推船隊產量提升。金槍魚圍網船捕撈成本單船每天高達20多萬人民幣,而且該作業方式是機會型捕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常有的事,所以如何提高作業生產效率實現精準捕撈、降低成本是行業內的難點。謝程蘭同志帶著這個目標,首先引進選用具有先進魚探功能的衛星浮標,這是打通技術瓶頸實現技術保障的第一步,2020年創新性提出人工流木(人工集魚器)共享方案,到2021年又再次進行電浮標共享技術革新。為了確保方案真正落到實處,謝程蘭同志親自出海指導實施,當年取得較好效果,實現共享產量5820噸,占比15.49%。2022年又通過創新優化分配制度,既不增加生產成本,又充分調動了各船的積極性,共享產量達到13586噸,占船隊總產量的 30.06%。通過加強船岸互動,船隊發揮出團隊效益,及時共享魚況信息,提高了浮標回收率,不僅減少損失,而且能抓住好的漁汛整體快速增加產量。另外,由于共享方案的運用,減少了漁船盲目地航行,降低了燃油的消耗,該方案的實施也得到同行的一致認可,引得他們紛紛參考效仿。
用數字支持決策,實現節能減排。金槍魚圍網漁船單船入漁費用達8萬元/天,船隊全年資源費達1億人民幣,因此高效組織生產作業成為項目管理的核心工作。謝程蘭同志緊跟生產動態,不斷加強船岸互動,近年來天數使用率達到96%,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有效減少了資源成本的浪費。他長期對中西太平洋漁場資源變動跟蹤研究,結合衛星遙感的海洋環境數據、海洋生物學數據、漁情預報系統以及生產實際,創建了金槍魚圍網生產數據庫,用數字支持決策,通過大數據科學指導生產,分析熱點漁場,實現精準捕撈,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
統籌協調提效率。謝程蘭同志負責圍網船隊和運輸船隊的總協調工作,追求效益優先、效率優先,與中水公司運輸船隊緊密配合,充分保障兩個船隊高效運轉的同時,在行業內靈活協調,大大減少運輸船等待裝貨的時間,提高了運轉效率,2022年累計運量達4.6萬噸,其中調配和拉入外部貨源累計約1.5萬噸,為公司整體創收做出貢獻。通過轉載和運輸的高效配合,不但解決了運輸船隊的運力和圍網漁船的轉載問題,也減少了漁船的等待時間,還增加了漁船的出漁率和捕撈量,同時有效地控制了漁獲的市場走向,進而提高了銷售價格,提升了項目的經營效果,體現出了公司的整體性優勢。
完善綜合管理體系,助推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在國際漁業區域管理組織中,金槍魚圍網行業所涉及的養護管理措施最為復雜,要求也是最為嚴苛的。謝程蘭同志主管生產運營工作以來,緊跟集團和公司對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的管理要求,逐步完善了金槍魚圍網管理體系,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生產作業管理體系、安全操作體系、船員管理體系、物資和設備運行管理體系、履約管理體系,使得船隊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精細化,也更加適應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要求。
以科技賦能,推動項目增產增效
金槍魚圍網是漁業船舶中高新技術集成度較高的作業方式,謝程蘭同志在項目管理工作中注重科技創新引領,緊盯國內外漁業前沿技術,在可持續新產品、新技術方面積極應對國際漁業履約變化。在生產端積極探索漁具漁法、助漁設備(包括新型衛星浮標、無人機、直升機等)的引進使用。作為專家技術委員會成員,他還擔任了科技部“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三個子課題任務負責人,推動了金槍魚智能捕撈決策系統的建立,績效評估得到專家一致認可,達到項目預期。
2018年首次引進直升機探魚圍捕技術,謝程蘭同志擔任技術總負責人,并組織編寫了直升機使用管理指南,為今后擴大船隊直升機的使用奠定基礎。該技術的使用使得捕撈決策更加精準高效,有效減少“碳足跡”,降低油耗,增加有效生產時間,實現節能減排提質增效。通過衛星遙感、船載雷達、直升機、遠距離瞭望、水下聲吶、魚探衛星浮標等技術的使用,實現從高空、海面和水下對魚群及漁場相關的指示物和海洋環境進行探測,高效指導生產布局,保障船隊穩產增產。2022年,謝程蘭同志完成《中西太平洋大型金槍魚圍網關鍵技術總結與分析》,他參與的研究課題“高性能聲吶電浮標和可降解FAD”以專家評分第一入選集團核心項目。
謝程蘭同志緊跟市場反饋,嚴抓質量管理,在傳統冷凍方式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新,制定并實施了“冷海水”預冷技術。2022年該技術試運行以來,達到次魚退貨率低于2%的行業水平,產品質量也得到市場認可,進一步助推了產品價格提升。
講好遠洋打魚人的故事
結合謝程蘭同志的個人事跡,經組織上綜合考慮,推選他全程參與央視紀錄片《大海追魚》籌劃和拍攝工作。該片是首個中國遠洋漁業題材的紀錄片,全面展現中國船隊遠洋作業的過程,聚焦新時代“漁民”生活,讓國人對中國遠洋捕撈的發展與進步形成整體了解。該片播出后得到一致好評,獲得第28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長片好作品獎,充分展現了中國遠洋人逐浪天涯、大海追魚的豪邁和氣魄,以及中央遠洋漁業企業堅定不移履行國際責任和社會責任的使命和擔當。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基層支部建設
謝程蘭同志培養于基層、成長于基層,有著良好的基層群眾基礎。作為支部副書記,他牢記使命擔當,積極貫徹落實公司黨委要求,挖掘、培養、引導優秀青年船員向黨組織靠攏,充分發揮海上戰斗堡壘作用。近幾年,已有多名優秀青年船員遞交入黨申請書,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下,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確立了扎根海上一線的志愿,有力促進了基層人才隊伍建設。
遠洋漁業是艱苦行業,發展至今,人才的斷層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障礙。謝程蘭同志扎根一線,并立志在一線建功立業,他將會引領更多有專業背景的高素質人才加入,也將會調動廣大年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責任意識,促進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良性發展。